1.貫徹執行國家有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擬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年度計劃和政策,并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2.擬定全市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貫徹落實人力資源配置政策,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有效配置。
3.負責全市促進就業工作。組織實施統籌城鄉的全市就業發展規劃和政策,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擬定就業援助制度,完善職業資格制度,統籌建立面向城鄉勞動者的職業培訓制度;牽頭擬定高校畢業生就業規定及辦法,會同有關部門擬定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和激勵的政策規定。
4.統籌建立覆蓋全市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貫徹實施城鄉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政策和標準,組織實施統一的社會保險關系轉續辦法;統籌擬定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措施;會同有關部門擬定全市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基金管理和監督辦法。
5.負責全市就業資金、社會保險基金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擬定應對預案,實施預防、調節和控制,保持全市就業形勢穩定和社會保險基金總體收支平衡。
6.負責全市機關事業單位人事宏觀管理;貫徹執行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收入分配、福利和離退休政策,并擬定實施辦法;建立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
7.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全市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擬定事業單位人員和機關工勤人員管理辦法;負責事業單位崗位的設置管理;參與人才管理工作;擬定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和繼續教育的規定,牽頭推進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工作;負責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選拔和培養工作。
8.貫徹執行國家引進國(境)外人才和智力的各項政策措施,負責管理全市引進人才和智力工作。擬定吸引專家、人才來商工作或定居政策;加強人才交流與合作工作。管理來商工作的外國專家;歸口管理全市出國(境)人員培訓工作,負責留學人員來商工作。
9.會同有關部門落實軍隊轉業干部安置政策,負責編制下達軍隊轉業干部安置計劃;負責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落實部分企業軍隊轉業干部解困和穩定政策;負責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干部管理服務工作。
10.負責全市行政機關(含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公務員綜合管理;組織實施公務員法;貫徹落實有關人員調配政策和特殊人員安置政策;會同有關部門擬定實施政府獎勵表彰制度。
11.會同有關部門擬定全市農民工工作綜合性政策和規劃;推動農民工相關政策的落實,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12.組織實施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制度和勞動關系政策,完善勞動關系協調機制;落實禁止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勞動保護政策;組織實施勞動監察,協調勞動者維權工作,依法查處重大案件。
2019年商洛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預算單位構成為: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機關、市社會保障事業管理局、市就業管理局、市人才市場管委會辦公室、市養老保險處、市技工學校、市勞動就業培訓中心。
主要職責是承擔市本級職工醫保、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及離休干部醫療保障等社會保險的參保登記、基金征繳、待遇核算、基金管理等工作任務;全市失業保險、職工醫保、居民醫保、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市級統籌政策的執行;負責社會保險基金的預決算及縣區社保局的業務指導和培訓工作。
?。?)宣傳和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就業創業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組織實施全市就業創業扶持政策的貫徹落實;開展就業創業信息監測。
?。?)指導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及各人力資源服務中介機構業務;負責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工作,開展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活動;舉辦各類招聘洽談會,開展統籌城鄉就業調研,編制并發布全市人力資源市場職業供求狀況分析報告。
?。?)組織實施全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計劃及相關政策;負責全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返鄉創業業務指導、督促落實、信息監測、報表統計和匯總分析。
?。?)負責落實勞動預備制度;指導全市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指導各類企業開展職工技能培訓;認定和管理勞務輸出培訓基地。
?。?)制定全市家庭服務業發展計劃;負責全市發展家庭服務業有關協調機構的日常工作;組織發展家庭服務業有關職業培訓、勞動關系、社會保險、勞務對接;落實家庭服務業政策措施、企業認定。
?。?)組織開展跨地區勞務交流與協作;負責市駐新疆辦事處工作;負責市駐外勞務辦事機構及勞務輸出基地的建設和管理。
?。?)負責擬定就業再就業工作計劃,征集、開發就業崗位,制定全市城鎮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退役軍人等群體就業服務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負責開展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援助;負責管理全市公益性崗位開發和市本級公益性崗位人員的招聘。
?。?)負責全市創業擔保工作;承擔創業擔保政策宣傳和落實并指導開展工作;負責協調籌集擔?;鸺百N息資金,保障創業擔保工作順利開展;配合落實風險補償機制和獎補機制有關工作;負責創業擔?;鸬墓芾?;負責信用鄉村建設工作。
?。?)負責全市創業促就業和創業服務體系建設并開展創業指導服務工作;指導全市創業基地和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工作;負責市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和返鄉創業示范園區初審和申報工作;承辦創業大賽、創業論壇、創業博覽會、創業宣傳等工作。
商洛市人才市場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同時掛商洛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商洛市外國專家局牌子,與商洛市人才市場合署辦公。主要職責是:負責人才公共服務機構的管理工作,參與人力資源市場建設規劃和實施工作,組織實施人力資源服務國家標準體系建設和公共就業人才服務網絡建設;開展流動人員人事檔案和人事關系、社會保障事務代理服務;辦理高校畢業生報到登記、檔案托管、落戶、組織關系、就失業證發放、職稱評審等代理業務;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咨詢、就業創業培訓、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就業推薦,提供招聘信息等就業服務;開展用人單位人才(用工)需求調查和各類人才求職招聘服務,舉辦現場招聘和網絡招聘活動;開展社會化、專業化的人力資源培訓測評工作;開展非公有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人員職稱評審服務工作;負責引進推廣外國專家項目和智力成果,服務管理來商工作外國專家;承辦人社局交辦的其他事項。
(1)負責全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日常業務指導工作。負責全市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方案的審核、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就業培訓和職業介紹工作;負責全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的籌集、結算管理、稽核、日常監管和運營;擬定全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政策和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擬定全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及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籌集辦法、待遇項目、給付條件和給付標準工作;擬定全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管理制度和經辦機構管理規程;擬定全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社會化管理服務相關政策并組織實施;負責全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信息系統規劃、建設和管理及全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信息與統計數據的采集、整理、分析和檔案管理等工作;
(2)負責指導全市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業務經辦工作。負責市直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保險參保登記和基金征繳工作;負責全市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基金預決算方案編制、稽核、日常監管和運營;擬定全市機關事業單位參保人員參保登記、繳費審核、繳費記錄、個人賬戶管理以及養老保險關系建立、中斷、轉移、接續和終止等經辦程序與操作規范并組織實施;負責全市參保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發放、待遇調整和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負責全市養老保險信息系統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承擔全市養老保險信息與統計數據的采集、整理、分析工作。
主要負責:我校是商洛市技工教育及技能培訓、技能鑒定、就業培訓于一體的綜合型職業技能培訓基地,主要是培養實用型、技能型中級技術人才、技術培訓及就業(創業)培訓;機電工種鑒定、專項技能鑒定、計算機高新技術考試、特種作業上崗操作證培訓等業務,通過實施技工教育、技能培訓促進就業,服務發展。
5.積極做好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和市直機關事業單位公開遴選(選聘)工作。規范做好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和人員聘用工作。
7.做好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福利與退休管理工作。推進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落實最低工資保障制度。
(1)經辦市本級職工醫保、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及離休干部醫療保障的參保登記、基金征繳、待遇核算業務;
(2)負責全市失業保險、職工醫保、居民醫保、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業務指導和居民醫保市級經辦工作;
(4)負責失業保險、職工醫保、居民醫保、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離休干部醫療保障基金預決算工作;
(5)負責全市失業保險、職工醫保、居民醫保、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離休干部醫療保障基金管理工作。
繼續堅持服務宗旨,強化服務功能,提升服務水平,履行為委托代理的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類人才、流動人員、大中專畢業生提供人事檔案管理、人事關系、組織關系、戶籍關系、社會保險、申報技術職稱、出具證明材料等人事事務代理服務,開展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登記、檔案托管、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就業見習、就業援助、發布人才(職業)供求(招聘)信息、舉辦就業招聘活動等公共就業人才服務工作。
(1)堅持將校園安全穩定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保工資、保運轉、保穩定,力爭實現零事故、零投訴、零債務。
(2)努力抓好學風建設、作風建設及教師隊伍建設,加快學?;A設施建設,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三育人”能力。
(3)抓住學校辦事能力改善及國家政策機遇,積極開發區域生源市場,探索適應市場規律(則)的招生辦法(模式),力爭學制生人數同比增長。
(4)依據政策要求,激發內生動力和市場活力。全力做好農民工就業(創業)培訓工作。努力拓展培訓職鑒業務,加強質量管理,加大政策激勵,力爭在上年基礎上培訓人數有所增加。
(5)進一步加強團隊建設,健全學校管理機構,強化教職工的職業道德建設,抓好對中青年干部的教育培養,充實后備力量,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
搞好2019年度就業培訓、促進經濟發展、就業前培訓;做好2019年度工人技術等級、轉崗、富余勞動力培訓。
截止2018年底,本部門人員編制241人,其中行政編制131人、事業編制110人;實有人員210人,其中行政124人、事業86人。
商洛市社會保障事業管理局屬于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性質,縣級建制,經費實行全額財政預算,人員工資由市財政局工資發放中心代發。目前編制28人,實有28人,退休人員4名。設局長1人,副局長2人。內設一室八科,分別為辦公室、財務科、失業保險科、城鎮職工醫???、城鎮居民醫???、工傷生育保險科、離休干部醫療保障科、綜合信息科、基金稽核科。
商洛市就業管理局成立于2002年9月,是在原商洛市勞動就業管理處、市企業下崗職工就業聯社、市駐新疆辦事處等機構基礎上組建而成。按照市政府“三定”方案批復,我局系參照公務員管理的正縣級事業單位,內設辦公室、勞務管理科、就業管理科、基金管理科、技能培訓科、職業介紹服務中心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編制18人,實有16人。
商洛市人才市場管委辦(商洛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內設綜合部、人事代理部、交流信息部、培訓測評部、就業指導科四部一科,參照公務員管理,財政全額撥款,編制9人,現有工作人員7人。下設商洛市人才市場,財政全額撥款,編制8人 ,現有工作人員7人,承擔政府人才公共服務和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職能任務,與人才市場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商洛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實行合署辦公,與人才市場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商洛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為同一預算單位,同一經費賬戶,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實行會計集中統一核算。
2019年,本部門2018年結轉的列權責發生制核算支出安排購置車輛0輛;安排購置單價20萬元以上的設備0臺(套)。
截止2018年10月31日,固定資產總額306.77萬元:房屋及建筑物1.94萬元,通用設備280.62萬元,專用設備0.18萬元,家具、用具、裝具及動植物:24.03萬元。無形資產總額72.78萬元:土地使用權72.64萬元,軟件0.14萬元。
截止2018年10月月31日,固定資產總價值173.36萬元,包含公務車輛2輛(公車經財政局已經調撥至其他單位),計算機、打印機、空調、數碼相機、辦公桌椅、視頻會議室等。
截止2018年10月31日,固定資產114萬元,其中通用設備93萬元,家具、用具、裝具及動植物21萬元。
截止2018年10月31日,固定資產114萬元,其中通用設備93萬元,家具、用具、裝具及動植物21萬元。
截止2018年10月31日,固定資產為84.86萬元,其中:通用設備71.58萬元,家具、用具、裝具及動植物為13.28萬元。
截止2019年10月31日,流動資產為58.42萬元,非流動資產為495.23萬元,資產總計553.65萬元。其中固定資產合計330.44萬元:房屋及構筑物163萬元,通用設備130.67萬元,專用設備24.52萬元,圖書檔案1.00萬元,家具用具裝具及動植物11.25萬元。
2019年收入預算總計7338.85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撥款2609.85萬元,項目預算撥款4729萬元。收支總額未包含單位2018年的結轉列權責發生制核算的財政撥款資金。
2019年支出預算總計7338.85萬元,其中:工資福利支出2336.22萬元,商品和服務支出273.63萬元,項目支出4729萬元。
2019年部門總體收支較上年增加4626.29萬元,比上年增長170.55%,主要是2019年養老保險基金發放缺口專項預算4621萬元,比上年增加4621萬元;零星增資等比上年增長5.29萬元。
2019年財政撥款收入預算總計7338.85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撥款2609.85萬元,項目預算撥款4729萬元。收支總額未包含單位2018年的結轉列權責發生制核算的財政撥款資金。
2019年財政撥款支出預算總計7338.85萬元,其中:工資福利支出2336.22萬元,商品和服務支出273.63萬元,項目支出4729萬元。
2019年部門財政撥款總體收支較上年增加4626.29萬元,比上年增長170.55%,主要是2019年養老保險基金發放缺口專項預算4621萬元,比上年增加4621萬元;零星增資等比上年增長5.29萬元。
2019年本部門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撥款支出2609.85萬元,較上年增加11.75萬元,主要原因是2019年人員部分和公用部分支出增加。
?。?)行政運行(2080101)1151.26萬元,較上年減少22.46萬元,原因是人員減少,人員部分和公用部分支出減少;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2080109)509.62萬元,較上年減少62.06萬元,原因是人員減少,人員部分和公用部分支出減少;
?。?)其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務(2080199)102.13萬元,較上年增加3.42萬元,原因是人員增加,人員部分和公用部分支出增加;
?。?)技校教育(2050303)846.84萬元,較上年增加12.85萬元,原因是人員增加,人員部分和公用部分支出增加。
工資福利支出(301)2224.83萬元,較上年增加15.27萬元,原因是人員增加,人員部分支出增加;
商品和服務支出(302)361.25萬元,較上年減少1.45萬元,原因是人員減少,公用部分支出減少;
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303)23.77萬元,較上年減少2.07萬元,原因是人員減少,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減少。
機關工資福利支出(501)2224.83萬元,機關商品和服務支出(502)361.25萬元,機關資本性支出(一)(503)23.77萬元。因2019年部門預算中首次批復政府經濟分類科目,與上年不形成對比。
2019年“三公經費”預算支出9.92萬元,比上年減少1.61萬元,減少13.97%,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壓縮公務接待費。
2. 2019年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預算4.50萬元,其中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預算4.50萬元,公務用車購置預算0萬元。與上年預算一致。
3. 2019年公務接待費預算5.42萬元,比上年減少1.61萬元,減少22.91%,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壓縮公務接待費。
2019年本部門的機關運行經費財政撥款預算97.38萬元,比上年年預算減少2.08萬元,減少2.09%,減少原因是人員減少,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減少。
1.機關運行經費:指各部門的公用經費,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2. “三公”經費:是指用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支出。
3.專項業務經費:指部門基本支出之外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而安排的專項業務項目支出。
4.人員經費:指部門基本支出中有于個人的工資性、福利性支出補助。包括基本工資、津補貼及資金、社保繳費、績效工資、住房公積金、采暖補貼和其他人員經費等。